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物业费的收取问题一直是广大业主关注的焦点,而其中,关于物业费是否应该收取储藏间这一话题,更是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讨论😕。
储藏间在小区配套中的角色
(一)功能定位
小区内的储藏间,从其设立初衷来看,是为了满足业主对物品存放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业主们家中的杂物、季节性物品、车辆等逐渐增多,普通的居住空间难以满足全部的存放需求,储藏间的出现,为业主提供了一个额外的存储空间,有助于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有些业主会将冬季的厚重衣物、被褥等收纳在储藏间,待来年使用时再取出;还有些业主会将一些不常用的家具、运动器材等放置其中,避免占用室内空间,使居住空间更加宽敞舒适。
(二)产权归属
储藏间的产权归属问题是讨论物业费收取的关键前提,在实际情况中,储藏间的产权归属较为复杂,一部分储藏间是作为小区建设的配套设施,其产权归全体业主共有;另一部分则可能在购房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归个别业主单独所有。
对于产权归全体业主共有的储藏间,其建设成本通常已分摊到整个小区的建设费用中,包含在业主购买房屋的房价里,而对于个别业主单独所有的储藏间,业主在购买房屋时可能会额外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得该储藏间的所有权。
物业费收取的依据与原则
(一)服务成本考量
物业费的收取通常是以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成本为基础,物业服务企业需要为小区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如安保、保洁、绿化、设施设备维护等,这些服务的开展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果将储藏间纳入物业费收取范围,那么物业服务企业需要考虑是否对储藏间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和维护服务,是否对储藏间所在区域进行定期巡查,确保其安全;是否对储藏间的公共通道进行清洁等,如果物业服务企业确实提供了这些服务,那么从成本补偿的角度来看,将储藏间纳入物业费收取范围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公平原则
物业费的收取应遵循公平原则,确保每位业主按照合理的标准承担费用,在考虑储藏间物业费收取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业主对储藏间的使用情况,对于那些使用储藏间较多的业主,他们可能从物业服务企业对储藏间的管理服务中受益更多,相应地承担较高的费用或许较为公平;而对于那些很少使用或几乎不使用储藏间的业主,如何合理确定他们应承担的费用比例,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问题。
如果小区统一对储藏间进行了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那么所有业主都能从中受益,即使有些业主没有使用储藏间,也应该按照一定比例分担相关费用,但如果只是部分业主使用的储藏间内部出现问题,如个别业主储藏间门锁损坏等,维修费用应由该业主自行承担还是纳入物业费统一收取,就需要进一步探讨。
支持收取储藏间物业费的观点
(一)服务覆盖与维护成本
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储藏间作为小区的一部分,也需要进行管理和维护,从安全角度看,需要确保储藏间区域的门禁系统正常运行,防止非业主人员随意进入,保障业主物品安全,这涉及到安保人员的巡逻、监控设备的维护等成本。
在环境卫生方面,物业服务企业需要对储藏间所在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扫,包括走廊、楼梯间等,对于一些共用设施,如通风设备、排水管道等,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储藏间的正常使用功能,这些服务都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收取一定的物业费用于储藏间的管理和维护是合理的。
某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为了保障储藏间的安全,增加了巡逻频次,每月为此多支出了一定的人力成本,定期对储藏间的排水管道进行疏通和维护,避免出现堵塞问题,这些费用都需要通过物业费来弥补。
(二)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储藏间作为小区的公共配套资源,其合理利用需要进行统一管理,物业服务企业通过收取物业费,可以对储藏间的使用进行规范,避免出现乱占、滥用等情况,规定每个业主只能使用一个储藏间,不得私自将多个储藏间打通合并;对于闲置的储藏间,可通过合理程序进行调配,让更有需求的业主使用。
通过这种统一管理,能够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储藏间更好地服务于全体业主,而这一系列管理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物业服务企业的组织和协调,因此收取物业费来支持这些工作是必要的。
反对收取储藏间物业费的观点
(一)产权差异与使用情况
如前文所述,储藏间的产权存在多种情况,对于那些单独购买了储藏间产权的业主来说,他们已经为储藏间支付了相应的费用,并且对储藏间拥有完全的自主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再收取物业费用于储藏间的管理,可能会让这部分业主觉得不合理。
他们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对其单独所有的储藏间并没有额外的投入,只是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了管理,因此不应将储藏间的物业费包含在整体物业费中,某位业主花费了一笔不菲的费用购买了一个较大的储藏间,用于存放自己的商业设备,他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并没有对其储藏间内部进行任何特别的服务,却要为此支付物业费,这是不公平的。
(二)费用分摊不合理
对于那些没有使用储藏间的业主来说,收取储藏间物业费是一种费用分摊不合理的表现,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从储藏间的使用中获得任何利益,却要为其他业主使用的储藏间支付管理费用。
小区中有部分业主因为家中空间较大,物品较少,不需要使用储藏间,但在缴纳物业费时,却要和那些大量使用储藏间的业主一样,按照相同的标准支付包含储藏间管理费用在内的物业费,这显然不符合公平原则,他们觉得自己的物业费应该只涵盖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公共区域和设施设备的管理服务,而不应包括对自己未使用的储藏间的费用。
解决方案探讨
(一)区分产权计费
根据储藏间的产权归属情况进行差异化计费,对于产权归全体业主共有的储藏间,将其管理和维护费用合理分摊到每位业主的物业费中,可以通过评估物业服务企业对储藏间的管理成本,按照一定的面积或户数比例进行计算。
小区共有 1000 户业主,储藏间总面积为 5000 平方米,物业服务企业对储藏间的年度管理成本为 20 万元,那么每户业主应分摊的储藏间管理费用约为 200 元(200000÷1000),对于单独购买了储藏间产权的业主,可以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根据实际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成本,另行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这样既能保证物业服务企业对储藏间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又能体现不同产权情况下费用收取的合理性。
(二)灵活收费模式
考虑采用灵活的收费模式,对于使用储藏间的业主,可以根据其使用面积或使用时长来收取额外的费用,按照每平方米每月一定的标准收取储藏间使用费,或者根据业主实际使用储藏间的月数来计费。
这样一来,那些使用较多储藏间空间或时间较长的业主承担相对较多的费用,而很少使用或不使用的业主则只需承担较少的费用,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收取的储藏间使用费用,来补充对储藏间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实现费用与服务的更精准匹配。
某业主使用了 5 平方米的储藏间,按照每平方米每月 5 元的标准,每月需额外支付 25 元的储藏间使用费用,这种收费模式更加公平合理,也能让业主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费用构成。
物业费是否应该收取储藏间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需要综合考虑储藏间的产权归属、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业主的使用情况以及公平原则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案,如区分产权计费、灵活收费模式等,可以在保障物业服务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平衡业主之间的利益关系,使物业费的收取更加科学、合理、公平🤔。
标签: #物业费应该收储藏间吗